- · 北京青年研究版面费是多[10/07]
- · 《北京青年研究》投稿方[10/07]
社会学及统计学论文_城市“空巢青年”新(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5.3.3 从个人层面: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问卷调查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致谢 作者简介 文章摘要:“空巢青
5.3.3 从个人层面: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问卷调查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致谢
作者简介
文章摘要:“空巢青年”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几年,学界对该群体的关注增多,但是从新闻传播学领域对“空巢青年”进行的研究较少。本文从传播学视角探讨“空巢青年”的新媒体使用以及对城市融入的影响问题,以杭州市“空巢青年”为调查个案,调研发现杭州市“空巢青年”受教育程度高、年龄段分层明显;职业更具专业特点,多独居于主城区;可支配收入不高,居住形式以合租为主;选择城市意愿较强,空巢状态持续时间久。本文认为,城市“空巢青年”的新媒体使用上:一是使用时间数字化生存成为常态,工作与生活边界出现重合,造成无法离线的待机状态;二是在使用频率上对社交类新媒体的使用最频繁,但同时该群体网络安全意识较强,在网络互动中更注意自身的隐私保护;三是在使用选择上注重新媒体的实用性,对生活类的新媒体依赖性最强;四是在新媒体内容消费上,表现的较为复杂,他们既是平台会员的坚定拥护者,也是虚拟游戏的消费常客,但对直播网购持冷漠态度,对虚拟资源更是能省则省。新媒体对城市“空巢青年”的经济生活、人际交往、身份认同、情感表达都产生了影响:一是新媒体嵌入“空巢青年”的经济生活,为城市融入提供便捷服务;二是新媒体融入“空巢青年”的人际交往,虽然拓展了人际交往圈,但也造成原有交际圈的淡化;三是新媒体影响“空巢青年”的身份认同,新媒体环境弱化了城市身份,让户籍观念的边界淡化;四是新媒体作为情感释放的重要渠道,舒缓了“空巢青年”城市孤独感和精神压力。本文从新媒体助力“空巢青年”城市融入进行了探讨,一是以智慧城市建设为纽带,积极满足“空巢青年”多元化需求;二是构建媒介友好环境,实现“空巢青年”自我效能;三是以新媒体为依托,推动“空巢青年”向“筑巢青年”过渡。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孙小忙 孙小忙
作者单位:孙小忙
论文DOI:10.27708/d.cnki.gtlmd.2022.000180
论文分类号:C913.5;G206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研究》 网址: http://www.bjqnyj.cn/qikandaodu/2022/070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