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两岸青年大熊猫保育实习体验营结营 台青感慨收

来源:北京青年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28 21:5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台生凃凯仁则表示熊猫讲解员的体验难能可贵,“这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感谢基地老师的用心教导,让我更有自信的成为爱护熊猫、守护自然的一分子”。他还现场即兴展示了向游客

台生凃凯仁则表示熊猫讲解员的体验难能可贵,“这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感谢基地老师的用心教导,让我更有自信的成为爱护熊猫、守护自然的一分子”。他还现场即兴展示了向游客介绍大熊猫科普知识的解说。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重点实验室给台生张芳慈留下深刻印象,她表示:“实验室让我们对大熊猫的饲养与繁殖、遗传资源与种群保护、重大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与管理等研究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希望今后能有机会投身到大熊猫科研保护中。”

刚刚毕业的大四台湾学子施柏皇在汇报中回忆起为大熊猫制作爱心辅食“窝窝头”、丰容物品以及亲手烹饪竹筒饭的实习点滴,让他对动物医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为自己未来的实习就业提供了更多启发。

中国台湾网7月26日讯 为期11天的“2022两岸青年大熊猫保育实习体验营”活动近日在成都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熊猫谷”结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等相关专业的10名两岸大学生参与专业实习实践,深入了解和参与大熊猫保育工作,并分组展示了围绕大熊猫保育制作的视频与幻灯片,分享了不同实习阶段的收获与感受。

营员们展示制作的“熊猫谷”系列粘土作品(图片来源:四川省台办)

台生戴杏芸感慨,通过探秘大熊猫栖息地,不仅让她对大熊猫的户外习性和环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她感悟到野外工作者的艰辛,“探索自然,保护自然真的非常辛苦”,未来自己也将积极思考该如何保护祖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濒危物种。

台湾学生郭欣晴表示“在熊猫塔下进行绘画、趣味朗读、知识竞答和石膏制作…….通过这些活动让我和大陆的同学们默契都增添了不少,彼此之间也更加熟悉。”

结营活动(图片来源:四川省台办)

据悉,两岸青年大熊猫保育实习体验营是四川围绕特色资源国宝大熊猫持续举办的川台青年交流品牌项目。今年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获设“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第10年,围绕大熊猫举行的交流活动从单一的科研延伸到了文化、旅游、科普等多个领域,大熊猫已经成为两岸同胞交流情感、传递友谊的特殊纽带。(中国台湾网、四川省台办联合报道)

活动最后还为两岸青年学子们颁发了实习证书。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研究》 网址: http://www.bjqnyj.cn/zonghexinwen/2022/0728/673.html



上一篇:爱上“只此青绿”,也能读懂厚重的中华文明史
下一篇:中国青年对欧洲及德国总体评价积极正面

北京青年研究投稿 | 北京青年研究编辑部| 北京青年研究版面费 | 北京青年研究论文发表 | 北京青年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北京青年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