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第七届京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收官,优质项目将

来源:北京青年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30 01:4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们在2019年获得优胜奖之后,短短两年内就募得1800万元资金。”台湾瑞爱生医股份有限公司大陆业务总监陈建勋告诉记者,这次大赛是个非常好的平台,他的最大收获并非资金,而

“我们在2019年获得优胜奖之后,短短两年内就募得1800万元资金。”台湾瑞爱生医股份有限公司大陆业务总监陈建勋告诉记者,这次大赛是个非常好的平台,他的最大收获并非资金,而是通过这个平台获得了更多合作机会,这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更为重要。这场大赛为台湾地区创业者提供了通向大陆市场、资金的管道,为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发展提供了良机。

作为2022两岸青年峰会系列活动之一,第七届京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由海淀区政府主办,北京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北京台资企业协会承办。大赛在海峡两岸均设有赛区,自今年7月启动招募以来,经过选拔推荐、网络初评、机构评分,最终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各10组台湾青年选手分别晋级最终决赛。

?

大赛主办方介绍,10名优胜者在获得决赛奖励的同时,还将获得2022年度“青创北京-中关村U30”青年创新创业活动年度30强的竞争机会。此外,优胜者还将享受“青创北京-中关村U30”创新创业活动的后续服务,在北京地铁灯箱、公交站牌等广告媒介上进行宣传推介,同时海峡两岸创业者还将一同接受创业专项培训。

?

优胜项目包括:养殖水下扫地机器人、AI精准生殖医疗系统、半导体生物芯片在胸痛疾病的应用与产业化等。

?

校对?张彦君

?

?

新京报讯(记者沙雪良)8月26日,第七届京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青创北京-中关村U30”台湾专场活动收官,10名来自海峡两岸的创业者胜出。

决赛采用视频连线的方式在北京和台湾同时进行。来自知名机构的投资人、业内知名专家、高校专家学者组成决赛评委会。评审中,评委重点考察选手综合素质,尤其是对于创业项目、行业发展、经济政策等方面的理解与把握,依据选手的项目品质和现场表现进行打分,最终评定出10名决赛优胜者。

大赛主办方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指导京台两地具备实力和资源的单位,与岛内孵化器、产业中心等开展服务对接,积极推动优质项目落地北京,逐步培养创新能力强、符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初创型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大赛平台的搭建,更加广泛地整合社会资源,更加广泛地动员两岸青年携手创新创业,促进两岸同胞交流合作、融合发展。

编辑 陈静

?

“我们的商业模式主要针对心理健康,希望能在北京找到落地机会。”郭景桓的“多模态心理健康数字疗法筛查系统”是十个优胜项目之一。他是台湾大学资讯管理所博士,曾任台北医学大学人工智能医疗研究院首席执行官,专长为医疗人工智慧与多模态心理认知。去年,关注到大陆心理健康的巨大需求,他来到大陆发展,在厦门成立企业。郭景桓表示,如今他的项目已经得到两家创投公司投资,估值数千万元,目前他计划融资1000万元。

?

?

?

据了解,海淀区政府将帮助优秀台湾青年创业项目在北京海淀落地发展。孵化平台免费提供虚拟注册地址,协助注册成立公司,并提供财务、工商、税务等方面的体系化服务,夯实台青在京创业的基础。海淀区台湾青年公寓(中关村创客小镇)将以优惠50%以上的价格,向获得本次决赛前10名的台湾青年创业者提供住宿公寓,解决创业前期的后顾之忧。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研究》 网址: http://www.bjqnyj.cn/zonghexinwen/2022/0830/682.html



上一篇:北京论语:青年科研人员要攻关而非公关
下一篇:国内近半年至少捕获19条鳄雀鳝 涉及12省市

北京青年研究投稿 | 北京青年研究编辑部| 北京青年研究版面费 | 北京青年研究论文发表 | 北京青年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北京青年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